清热药之蒲公英

2014-11-24 11:23:26

  1、药性多数偏于寒凉,可以治疗各种热证的中草药,称为清热药。

  热证的表现是多方面的。热盛可以化“火”,可以成“毒”,可以侵入血分,还可以和“湿”相结合。所以,清热药根据各药的特性,分別具有清热泻火、清热解毒、清热凉血、清热燥湿等作用,适用于:

  (一)里热火盛:高热、汗出、口渴、烦躁、脉数以及眼睛红痛、咽喉肿烂等疾病。

  (二)血热证:髙热、神志昏迷、说胡话、斑疹和皮肤黏膜出血(包括内脏出血、月经过多等)、舌色紫红(即“绛”,音酱)。

  (三)热毒证:痈疽疖疔、无名肿毒、咽喉肿痛、各种化脓性炎症(阑尾炎、乳腺炎等)。

  (四)湿热证:黄疸、痢疾肠炎、疮毒、湿疹、白带等。

  蒲公英

  【处方用名】蒲公英。

  【别名】黄花地丁、黄花郎、地贡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菊科,蒲公英属。多年生草本,含白色乳汁。根深,表面棕黄色。叶簇生,深浅不一的羽状分裂或不裂,叶柄带红紫色。花茎从叶间抽出,细长,中空,上部有毛,顶生一黄色头状花。果小,褐色,顶端有白色长毛,随风飘扬。几乎常年开花,以2〜5月为最盛。

  【生长环境】生于路边、田野及草坪上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全草入药。5〜11月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  【性味功效】苦甘寒。清热解毒,利尿,缓泻。

  【主治用法】(1)感冒发热、扁桃体炎及急性咽喉炎、急性支气管炎,可单用,也可配合板蓝根或大青叶;(2)热疳、疔疮肿毒、流火、乳痈(乳腺炎)、淋巴腺炎等症,可单用,也可配合紫花地丁等;(3)尿路感染,可单用,也可配合车前草及忍冬藤;(4)风火赤眼;(5)便秘、胃炎、肝炎。以上病症用量五钱至一两,大剂量可用二两,煎服。疔疮肿毒等除内服外,还可用鲜草洗净,捣烂外敷;(6)骨髓炎:每天一两至一两半,煎服,连服一个半月。

展开全部内容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