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10-06 14:57:00
相比起年轻人,老年人更注重自身的健康,因此,在众多养生人群中,属来老年群体占比最高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泡脚是最简单有效的养生方式,通过泡脚,不仅可以促进脚底血液循环,同时还能促进深度睡眠,防治失眠。不过,老年人在泡脚时,还应多了解一些有挂泡脚的养生常识才行。
泡脚是一门学问,经常泡脚的人都知道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,也不能太凉,以40℃左右为宜。水温过高不仅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,使角质层干燥、皲裂。还可能使足部血管过度扩张,血液更多地涌向下肢,而使大脑、心脏等器官供血不足。体质虚弱的人还可能会因脑部供血不足而头晕,甚至昏厥。
泡脚的时间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。饭前饭后不应该泡脚,在过饱、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,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,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。泡脚的最佳时间是在每晚7~9点。此时正是肾经气血最衰弱的时候,选择在这个时候泡脚,足底血管会因为温水的刺激而扩张,有利于活血,进而加速全身血液循环,达到滋养肝肾的目的。
泡脚时间不宜太长,以30分钟左右为宜,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都可以。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,有的人甚至可以泡一两个小时,这是不对的。因为泡脚的时候,人体血液循环加快而心率也快,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脏负担,引发心慌、出汗多等症状,因此要特别提醒老年人,泡脚时间应该短一些,以20分钟为最佳。所以说,老年人在泡脚时应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,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经过上文的详细介绍,相信大家都知道平时泡脚都应该有哪些讲究了吧!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差,经常会受疾病缠身,因此,建议平时多泡脚以帮助调理身体。需要注意的是,老年人在泡脚的时候应了解泡脚的常识,懂得控制水的温度和泡脚的时间,这样才能把泡脚的养生功效发挥至最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