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06-20 23:54:54
是动则病齿痛,颈肿。是主津液所生病者,目黄,口干,鼽衄,喉痹,肩前痛,大指次指痛不用,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;虚则寒栗不复。
——《黄帝内经•灵枢•经脉》
大肠的主要作用是运送垃圾物质,并促使垃圾排出体外。倘若能科学、合理刺激大肠经就可以加强大肠功能。
本经经穴主要用于头面疾病、胃肠疾病、神志病、皮肤病及发热等疾病的治疗。
◎头面五官病:咽喉肿痛,齿痛,目赤肿痛,头痛,鼻衄。
◎热病:身热,热病无汗,多汗。
手阳明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,有养阳、生津、通腑等作用。如果手阳明大肠经的经气发生异常变动,就会导致牙齿疼痛、颈部肿大等症状。所以,大肠经的穴位所治疾病谱广泛。
商阳穴在手食指末节桡侧,距指甲角0.1寸。可清热利咽,治疗上吐下泻。常和少商一起点刺放血,可清热泻火,主治急性咽喉肿痛(图①)。
一说合谷,没有学过医的人都会告诉你,还可以将对侧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,屈指,拇指尖处所指处就是合谷穴。食拇指并拢,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,状若山峰,便秘,消化不良有良效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人中穴左右两支交叉上行,分布在鼻孔两侧。而胃经过上齿,本穴一般治下牙痛,右侧牙痛应按摩或针刺左边的合谷,左侧牙疼取右边的合谷。而上牙痛可取胃经的内庭。按摩要用些力气,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(图②)。
温溜穴在合谷之上,有补阳气的作用。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,也可用刮痧法泄火。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(图③)。
本穴位于肘横纺外侧端,屈肘时,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上。可调和营卫,疏风清热,调和肠胃,可治疗腹效名“合谷”。可治疗腹痛、大肠经进入下齿,然后绕唇,痛、下吐下泻、便秘。还能治疗高血压、癫痫、月经不调、眩晕等。
曲池穴是治疗各种皮肤病的一个要穴。曲池穴还有明目上的功效,常点揉此穴可预防白内障,还能治疗麦粒肿(图④)。
秋天天气干燥,人体的水分也比较容易流失,所以很多人在秋天的时候都容易便秘。原因是秋天以燥邪为主,燥气通于肺,而肺与大肠的关系是最密切的,所以当肺受到秋燥的伤害,肺津不能滋养大肠时,就会形成津枯便秘。所以秋天要润肺生津,大便才能正常。为了预防或减轻这种状况,一定要多喝水,每天补充充足的水分,并坚持适量的运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