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12-05 11:24:39
读书学习在使人专于学问的同时,进而精气内守,情绪稳定,血气平和,产生愉悦感和自信感。
在现实社会里,生活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浮躁,工作的压力,生存的烦恼,沟通的障碍,情感的波折,出行的不顺等生活中的大事小情,往往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。也许是我们对生活有着过高的要求,也许是我们的思维与理想还不够成熟,也许……
如果你也有这么多的“也许”,那就静下心来读书吧!古人云:“养心莫如静心,静心莫如读书。”
读书为什么能静心呢?古代有一位名叫圃翁的善于养生的老人,他这样说:“人心至灵至动,不可过劳,亦不可过逸,惟读书可以养之。”英国学者培根也说:“读书足以怡情,足以博彩,足以长才,怡情也,最见独处幽居之时,其博彩也,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;其长才也,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。”
读书学习在使人专于学问的同时,进而精气内守,情绪稳定,血气平和,产生愉悦感和自信感。东晋名人陶渊明曾说,他读书“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”。这说明读书乃是静心的良药,而心静人自寿。
读书可以静心,还在于语言文字本身具有调节情感、解除烦恼、淡化抑郁的功能。读书,特别是阅读那些出自大师之手的书籍,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,与智者的交流,即便你不能完全理解,也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。
因此,当我们出现孤独、郁闷、悲观失望的情绪时,我们可以找一些知识性、趣味性、实用性强的图书来读,从而达到解郁和宣泄的目的。当然,读书时要还要注意以下几点:
读书时要注意眼睛的卫生;另外,究竟用什么坐姿来读书呢?这个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,因为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放松自己,如果非要保持端正的姿势,身体反而会更累。
在读书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,创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气氛,急躁的心理不利于仔细阅读。
读书要有不定期定的间歇,连续读书的时间太长,就会影响认读的质量和效率。
读完一本好书,你可以发表一下的自己的想法,或写在日记中,或记在博客里,这都是很不错的做法。有时间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心得体会,心情自然又是一样。
我国著名的肝病专家王伯样教授曾提出一个防治肝病的新观念,就是肝病患者在用药的同时,可以每天读2〜3小时一些富有哲理、有利于心境的书籍,可使自己心平气和,血液回流肝脏,从而使肝脏得到静养以使肝功能慢慢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