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骨草:一味清凉解热之中药

2013-05-08 11:08:16

  鸡骨草,又被称为“广东相思子”,是豆科的一种草本藤类植物,根茎细小,主要呈深红紫色,其花为鄂钟状,花柱短,花冠较为突出,大多生长于我国的华南一代。

  据《中国药植图鉴》中记载:“鸡骨草,治风湿骨痛,跌打瘀血内伤;并作清凉解热药。”中医研究:“鸡骨草,味甘微苦,性寒凉,入胃经归肝。主要具有清热解湿、健脾和胃等功能,民间主要用它治疗黄疸,急、慢性肝炎等病症。另外,在春夏季节,常用鸡骨草来煲汤,用来排除体内湿气。

药用方法:

  在《岭南草药志》中记载了用鸡骨草治疗黄疸病。药方如下:鸡骨草20克,红枣七、八颗左右,洗净入锅,加水煎服,早中晚各服用一次,连续服用2—3天,可见效果。

  治疗急性肝炎。鸡骨草25克,猪瘦肉20克,添加水1000克同煮,大火煮沸,再加入适量的水,用文火煮,15分钟之后,去渣服下。每日服用三次,直到治愈为止。

  清热散火。鸡骨草15克,半枝莲10克,加水煎服。半枝莲味苦,清热解毒,鸡骨草味甘,清火解湿,两者通力合作,治疗虚实之邪气。

食用方法:

  鸡骨草煲生鱼,准备若干生鱼,适量的鸡骨草,鸡蛋、姜片,蜜枣等食材,调料有食盐、白糖、生粉等。先在生鱼肉中添加食盐、白糖、生粉、蛋清等,腌制大概20分钟,之后放入油锅中煎炸,直至两面金黄。最后,将所有食材放进砂锅内,选用大火煮开,之后用文火慢炖30分钟,出锅食用。

  鸡骨草煲生鱼具有健胃益脾,补气养血,消肿利尿的功效;对于大病之后身体虚弱等人群有调理滋补等作用。

展开全部内容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