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06-08 16:58:26
中医认为,人体内气血的变化可以导致情志的异常。如中医典籍所讲述的:“肝气虚则恐,实则怒。心气虚则悲,实则笑不休”。即肝气虚的话,人就容易受到惊吓;肝气实,就容易发怒。心气虚,就会心情悲痛、抑郁;心气实,则会使心情开朗。
◎发怒、恐惧:“血有余则怒,不足则恐。”意思是血输布的能量太盛,则容易发怒;要是血能量不足的话,则会使人有恐惧感。
◎烦、躁:中医认为,“烦”是肾精不足,导致虚火上逸所致;“躁”是肾精不足,造成虚阳外越所致。
◎弱智:弱智也是元气虚弱,精气无力上输于脑所致。即使是先天弱智,也是因为先天髓海不足、脑力不够所致。
◎多动症:多动症多是由于肾精不足、收敛不住虚火造成的。其原因是一些人喜欢吃冷饮,导致胃寒,使胃部经脉凝聚不通,向下发展而造成肾寒,从而导致肾精不足、虚火上逸。
◎癫痫:癫痫主要是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了惊吓,导致小儿经气紊乱,五脏相应出现一些病变所致。此类小儿先天体弱,尤其在青春期发育时,癫痫更会频繁发作。
◎防止过喜。过喜会引起高血压、脑出血、心肌梗塞、失眠等病症。因此,万事应顺其自然,并以安定、平静的心情对待自己所获得的成绩、财物、名誉等,不要得意忘形,以免乐极生悲。
◎防止过恐。儿童处世短,见识少,较成年人容易受惊致病,要避开各种恐怖因素,如不要观看带有阴森恐怖镜头的电影、电视节目等。
◎防止过思。“思伤脾”,脾伤则气血不足,可出现心神失养等病,如失眠、神经衰弱。平时要注意自我调节,主动解脱,生活目标要切合实际,经常参加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,广交朋友,培养业余爱好,如读书、唱歌、绘画、养花、旅游等。
◎防止过忧。平时要善待自己,赏识自己,遇事不要强求,也不要斤斤计较,甚至勾心斗角。
◎防止过怒。过怒会引起中风、心绞痛、应激性溃疡等病,长期过怒还能降低机体免疫力。因此,平时要学会忍怒、宽恕和泄怒,比如向知己、亲朋倾诉或大哭一场,面对沙包猛击几拳,或大声唱歌、快跑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