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6-02 11:41:20
大便像一面镜子,反映着消化道生理和病理的许多方面,是诊断疾病,特别是消化系疾病不可缺少的指标。
大便水分的含量决定大便的性状,大便性状可分为成形便、稀水便、硬便、脓血便和粘液便。其中稀水便常与腹泻相关,脓血便常说明消化道黏膜有重度炎症、溃疡甚至肿瘤,而粘液便多表示肠道受到刺激。
从大便颜色可判断疾病。大便颜色正常为淡黄色至淡褐色,不过健康人,大便颜色也并非固定的“清一色”。但在患病时,大便的颜色也可谓是“五颜六色”。
1、红色便 多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消化道出血,引起出血的原因可为溃疡性结肠炎、痢疾,尤其警惕结肠肿瘤。肝硬化、溃疡等大出血时也可排出鲜红色血便,说明病情危重。
2、黑色便 多系上部消化道因溃疡病、肝硬化、胃癌等引起的出血。有时服用某种药物也可使大便发黑,但很少会“发亮”,食用动物血制品大便可黑而“发亮”。
3、陶土便 因胆汁完全或部分排不到肠道内参与大便的颜色的形成,故大便色如陶土,说明胆道系统发生了阻塞(结石、炎症、肿瘤等),这类患者多伴有黄疸。
4、绿色便 除吃绿色蔬菜太多之外,绿色便多说明胆汁经异常通道进入了肠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