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-07-09 16:11:54
茄子是盛产于夏秋季的一种蔬菜,它含有多种维生素、纤维素、蛋白质、糖类、类黄酮及钙、铁、磷、钾等矿物质元素,茄子中维生素P含量尤为丰富,能够增强血管弹性,预防动脉硬化,吃些茄子,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紫癜、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作用。
中医认为茄子有清热消肿、活血化瘀和止痛的功效,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。但自然界万物相生相克,茄子虽好,食用不科学,不仅不利于营养吸收和利用,而且有可能给健康造成不良影响,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怎样吃茄子才是最科学,最有益健康的。
茄子中含有一种叫做茄碱的有毒物质,在茄肉中含量最多,这种茄碱不溶于水,高温下也很难分解,所以采用去皮、高温炒制、水煮等办法,都不能去掉茄子中的毒素,唯一的办法就是控制茄子的食用量。
科学研究证明,茄子中茄碱的含量不超过千分之一,一般一个人吃半斤茄子是不会对健康有任何损害的,所以只要控制好食用量,就能让茄子成为健康的好帮手。
茄子中含有的维生素和类黄酮等营养成分,高温下很容易被破坏,人们食用茄子,习惯于用油炸后再烹调,这样是很不科学的。
一方面油炸时温度过高,导致维生素和类黄酮类的营养物质大量分解,使茄子的营养价值显著降低,另一方面,茄子是很吸油的食物,食用油炸茄子不可避免的摄入大量的脂肪,容易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增加,引起高血脂和肥胖,进而引发其它疾病。
最科学的烹调茄子的方法是水煮后凉拌,适当加点醋,更有利于保护茄子中的维生素不被氧化,从而让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。
中医认为,茄子味甘性寒,体质虚寒的人不宜多吃,比如因胃寒引起消化不良、大便不成形、经常腹泻的患者,因肺寒引起哮喘、肺病的患者,身体虚弱,怕冷的人,最好不要吃茄子。茄子的泄下作用比较强,孕妇也不宜食用,以免引起流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