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误区:吃鱼就图个新鲜

2015-01-30 12:01:31

身边误区:

  在许多饭庄、酒楼里都养着各种鱼,顾客点好后再宰杀,然后立即烹饪。虽说这能让顾客达到心理上的满足,但却不是吃鱼的最佳时机。

专家分析:

  鱼死后,身体内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。这种变化大致分为僵硬、自溶、腐败等阶段。在鱼死后的1~3小时开始僵硬,12~15小时发展到高峰,24小时后僵硬开始缓解。在这之前和处在僵硬期时,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还未分解产生氨基酸,吃起来肉质较硬,味道也不好。僵硬期后,鱼体开始软化,进入自溶阶段,鱼体内的蛋白酶促使蛋白质逐步分解为人体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。此时的鱼肉吃起来松软且有弹性,味道鲜美,营养也很丰富。随着自溶分解的不断加深,鱼体中的一些细菌会逐渐生长繁殖,产生有害物质,鱼体便开始进入腐败阶段,这时就不能再食用了,否则会损害人体健康。

专家支招:

  吃鱼不能仅图新鲜,还要看口味和营养,所以最好不要将鱼宰杀后马上烹饪,应在宰杀24小时后再烹饪最合理。

专家解难:

  问:能不能生食海鲜?

  答:海鲜内含有很多寄生物,不经高温消毒就吃极易传染疾病。且除了其中的寄生物易传染疾病外,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不经烹饪,人吃后也不易消化吸收。在各种鲜活的海鲜体内还潜藏着多种致病细菌和寄生虫,一些贝类等海鲜产品中还含有有害病毒,如甲型肝炎病毒等。所以食用海鲜最好烧熟煮透。

展开全部内容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