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3-03 11:43:05
(1)老茄子。
老茄子不宜多吃,因为秋后的老茄子含有较多茄碱,对人体的健康不利。
(2)菠菜。
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,它会与食物中的锌、钙结合在一起而排出体外,从而引起体内缺锌或缺钙。
人体缺锌会出现食欲不振、味觉下降、儿童发育不良。人体缺钙则会出现骨骼与牙齿发育不良,甚至出现手足抽搐和软骨症。因此,菠菜不宜过多食用。
(3)春笋。
春笋味清淡而鲜嫩,营养丰富,中医临床研究发现,春笋味甘性寒,具有“利九窍、通血脉、化痰涎、消食胀”等功效。
但算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素,对于胃肠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,容易造成胃出血、肝病加重等。竹笋还含有难溶性草酸钙,尿道、肾、胆结石患者不宜多食。
因此,新鲜竹笋不宜多吃,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。
(4)莴苣。
莴苣又名莴笋,它既是一种营养食品,又是一种医疗价值高的药品。莴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,而无机盐、维生素则含量较丰富,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烟酸。
但是,如果过多或经常食用莴苣,莴苣中的莴苣生化物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,会发生头昏嗜睡的中毒反应,导致夜盲症或诱发其他眼疾,故不宜多食。
多食莴苣引起的夜盲和眼疾只需停食莴苣,几天后就会好转。
(5)辣椒。
辣椒虽然富于营养,又有重要的药用价值,但食用过量反而危害人体健康。因为过多的辣椒素会剧烈刺激胃肠黏膜,使其高度充血、蠕动加快,引起胃疼、腹痛、腹泻并使肛门烧灼刺疼,诱发胃肠疾病,促使痔疮出血。
因此,凡患食管炎、胃肠炎、胃溃疡以及痔疮等病者,均应少吃或忌食辣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