烹调用盐建议

2015-02-12 12:03:25

  烹调离不开盐,然而,在烹调过程中如何用盐,这里面有一定的科学道理。

  烧炖菜(或用整只鸡、猪蹄膀等)在原料半熟时下盐。如放盐早,会使食品原料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容易烂,因而延长了烧炖的时间。

  煽炒蔬菜原料时,可在原料下锅后即放盐,若待菜快熟了才放盐,菜不宜入味。可以这么说,原料下锅前的基本调味,用盐是很重要的,既入味也鲜。

  在醋中或糖中稍另点盐,可以增进酸味和甜味,所以在制作糖醋鱼时,放一点盐或酱油,有增味作用。在制作甜点时有时也放点盐,为的是解有腻作用。

  俗话说“咸鱼淡肉”,这是对不同原料习惯用盐量的总结。

  盐腌肉、鱼、蔬菜,是利用盐的渗透作用,使被腌物的组织间的细胞内水分渗出,并使蛋白质变性,抑制细菌的生长,所以盐腌的食品不易腐败变质。

  盐腌蔬菜放的时间愈长,维生素C被破坏的也愈多。盐晻鱼如用含杂质多的粗盐,则鱼肉质发硬,色泽发白,肉味发苦;若用精盐腌制则咸鱼肉质柔软,且易脱盐,味似鲜鱼。制作熏白鱼和爆腌肉等宜用精盐。食盐的纯度对腌制品的质地紧密度和风味有很大的影响。

  另外,关于在烹调过程中,如何使用盐,日本一位营养专家有如下建议:

  汤类食盐的加入量以千分之一的比率最为适合(即1000克水加1克盐),这是人生理上感觉好吃的最适浓度。

  咸味和酸味如果配得合适,会使食物味道更加鲜美。有些食物以1:10的比率配醋和盐,味道极为理想。

  在甜汤里加少许盐,可使甜味更甜。

  烹调鱼时,应先在生鱼上撒上一些盐,这样既可以吸取鱼身上多余的水分,也可以除去易溶于水的鱼腥,还有凝固蛋白质以防流失的作用。但是,如果盐放得太少,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,所以要多放一些。

  煮鸡蛋时,在水中加一些盐,蛋内表面的蛋白质便会凝固。如果在水中加一些醋,则效果会更佳。

  食盐可以去掉芋头上的粘液。把芋头放入盐水中煮,芋头之蛋白质与盐一起加热而凝固,粘液便很快被除掉。

  制作鱼丸或鱼酱时,加入适量的食盐,不但有粘性,而且还可以使蛋白质不致流失。

  烹调蔬菜时,适量地加入一些盐与菜的比率2%,可保持菜的绿色,这是因为一定量的食盐,可以防止叶绿素被氧化。但是,盐放得过多了,便不起作用。

  饭菜中放盐的多少,与食物在人口中停留时间长短有着一定的关系。吃饭的人,食物在口中停留的时间短,同味觉接触有着一定的关系。吃饭的人,食物在口中停留的时间短,同味觉接触时间也短,所以盐多点也觉得可口。反之,饭菜应淡些。

  和面时,加入适量的盐水,可以促使面粉中的蛋白质粘性增强,面团就会更粘一些。

展开全部内容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