薏米银豆汤:清热,利湿,祛风 材料 赤小豆50克,薏米50克,银花藤15克,盐3。 做法 先将赤小豆、薏米加水适量,煮至豆九成熟时,再加入银花藤继续煮至豆熟透,去药渣,加盐即可。 服法 饮汤食豆。 性味归经 赤
鲜奶芦笋汤:清热利水,滋补健身 材料 白芦笋300克,鲜牛奶500毫升,精盐5克,味精2克,鸡汤50毫升,淀粉2克,猪油50克。 做法 将白芦笋洗净后,用开水略烫。 炒锅置旺火上,加鸡汤,将芦笋放入,加精盐、味精烧5分
肉丝苦瓜汤:清热解毒,祛暑明目 材料 鲜苦瓜200克,猪瘦肉200克,料酒15克,精盐4克,葱末10克,猪油50克,肉清汤750毫升。 做法 将苦瓜剖开,去尽肉瓤,用盐少许稍腌,放沸水锅中汆一下,捞起沥尽苦水,洗净,切条
栗子粥:补肾强筋,健脾养胃 做法 将栗子粉30克同粳米(或糯米)100克煮粥。 食用方法 四季均可,供早晚餐食。 功效 补肾强筋,健脾养胃。适用于老年肾虚腰酸腰痛、腿脚无力、脾虚泄泻。
绿豆酿藕:除烦,顺气,消食 材料 莲藕1节、绿豆、冰糖各适量、水淀粉少许 制法 绿豆洗净,浸泡2小时;莲藕去皮洗净,从一头切开。 将绿豆塞入莲藕的孔中,要充分塞满,不留空洞。 把切下来的莲藕头扣上,用
桑螵蛸可治小儿遗尿 妈妈们的最 桑螵蛸之名首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卵鞘。又名为蝉蛸、桑蛸、螳螂子等。具有固精缩尿,补肾助阳的作用。其性温,味甘、咸。主产于广西、云南、
陈皮百合绿豆沙:消暑益气,止渴 材料 绿豆500克、鲜百合80克、陈皮、冰糖各适量、陈皮百合绿豆沙 制法 绿豆清洗干净,用清水浸泡2小时。 陈皮用热水泡软,刮净内膜,切成小粒。 鲜百合分瓣,用清水洗净,切成小
清肝明目 只需一味车前草 车前首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或平车前。又名为当道。具有利水通淋, 止泻涩肠,明目祛痰之功效。其性寒,味甘。主产于江西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等地。
女人的圣品 薏苡仁甜品恢复女人 薏苡仁是一种古老的食药两用之品,早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即有记载,并将它列为“上品”。其性味甘、淡、凉,入脾、肺、肾经。有健脾、补肺、清热、利湿等功用。 薏米粥 【组成
健脾补中补气益精 茯苓食品男人 古人称茯苓为“四时神药”,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,不分四季,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,不管寒、温、风、湿诸疾,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。 茯苓饼 【组成】茯苓粉30克,米粉30克,白糖
蛔虫的克星 石榴皮也可成药 石榴皮之名首载于《名医别录》,为石榴科植物 石榴的果皮。又名为石榴壳、西榴皮、酸榴皮。具有 涩肠,止泻,杀虫的作用。其性温,味酸、涩。主产于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
补肾固精 芡实汤品用处大 芡实粥 【组成】艾实120克,糯米120克。 【制法】将芡实捣碎,洗净,再将糯米淘洗干净, —同放入锅中,加水煮烂,即可食用。 【用法】可供早晚餐服食。 【功用】健脾止泻,补肾
补虚益体 芡实珍品老少皆宜 芡实茯苓粥 【组成】芡实15克,茯苓10克,大米适量。 【制法】将芡实、茯苓入锅,加水适量,煮至软 烂,再加入淘净的大米适量,继续煮烂成粥即可。 【用法】供早晚餐或点心用。
常服五味子 延年益寿不在话下 五味子之名首载于东汉《神农本草经》,为木兰 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的 成熟果实。具有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的作 用。主产于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
贝母甲鱼:滋阴补肺 做法 将甲鱼1只切块放入蒸钵中,加入鸡清汤1000克,川贝母5克、盐、料酒、花椒、姜、葱,上蒸笼蒸1小时即成。 食用方法 佐餐,趁热食。 功效 滋阴补肺。适用于阴虚咳嗽、喘、低热
萝卜杏仁煮牛肺:补肺,清肺 做法 萝卜500克切块,苦杏仁15克去皮尖。再将牛肺250克,用开水烫过,再以姜汁、料酒旺火炒透。最后,在瓦锅内加水适量,放入牛肺、萝卜、杏仁,煮熟即成。 食用方法 吃肺饮汤。
白及冰糖燕窝:补肺养阴,止嗽止 做法 燕窝10克制如食法,与白及15克同放瓦锅内,加水适量,隔水蒸炖至极烂,滤去滓,加冰糖适量,再炖片刻即成。 食用方法 每日服1~2次。 功效 补肺养阴,止嗽止血。适用于肺结核
蜜饯双仁:补肾益肺,止咳平喘, 做法 将炒甜杏仁250克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煎煮1小时,再加核桃仁250克,收汁,锅将干时加蜂蜜500克,拌匀至沸即可。 食用方法 随量食用,每日2~3次。 功效 补肾益肺,止咳平喘,润
龙眼参蜜膏:清肺热,补元气 做法 将党参250克、沙参125克、龙眼肉120克先以适量水浸泡透发后,加热煎煮。 每20分钟取煎液1次,加水再煮,共取煎液3次,合并煎液,以小火煎熬浓缩,至稠粘如膏时,加蜜1倍,至沸
木耳粥:滋阴润肺 做法 将黑木耳5克(或银耳)放入温水中泡发,择去蒂,除去杂质,撕成瓣状。 将粳米100克淘洗干净;大枣5枚洗净,一同放入锅内,加水适量再将锅置武火上烧开,移文火上炖熟,至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