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-04-12 15:08:39
随着年龄的增长,很多老年人在体味快乐生活的同时,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快乐以及有限的生命资源让更多的人分享,使得社会快乐总量最大化。追求生命的大完满成为这些老年人最后的理想诉求。
人生其实就是在画圆,完满的人生就是一个没有缺口的圆圈。老年人追求生命的大完美就是把圆圈画得美丽,封口流畅,余韵无穷。按照佛家的思想,当生命达到大完满,就可以进入了新的生命轮回。这时生命进人了更高级的阶段,也是人生快乐的高级形式。
比如有很多老人临终前主动向社会捐赠器官和遗体,他们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谢幕。中国传统死亡观中,讲究人百年后要“入土为安”、“死要全尸”,人们都希望死后一切完整、安好,很少有人捐献遗体或器官。但这种传统的“归宿观”逐渐受到桃战。
上海越剧院老导演石景山2002年逝世后,有关单位遵照他生前的遗愿,接受了他的遗体捐献。石景山的夫人说,当初他们一起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,他们觉得这是一种更好的人生纪念。
青岛一位90岁的老人在寿宴上以签订遗体捐赠公证书来庆生;山东70多岁的孤寡老人在决定捐献自己的遗体后,还用毛笔在纸上认真工整地写下了一句话:“将遗体献于医学事业,义尽其所!”四川一位89岁去世的老人所捐献的眼角膜,被移植到了一位1岁孩子的眼睛上,使幼童重见光明;深圳也有多位老人捐献眼角膜,子孙们表示将效仿前辈,支持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
把逝去当做一种新的开始,把悲悯的结束当做一种快乐的奉献,这是当下很多老年人的最后心愿。因为虽然说在宇宙世界中,人是渺小的,快乐也是由细碎的生活组成的,但每个人都有崇尚大快乐和大完满的理想和情怀。而人生最后的告别正是体现生命大完满的最好方式,也是呈现生命伟大和厚重的时刻。
如果一个人过于浸淫于享受生命,生命本身就变成了囚牢。追求生命的大完满就要突破小我,突破肉体这个小小的物质世界,从而实现与众生、与广袤的宇宙融为一体。当把自己的关爱,奉献给、表达给周遭的人群、周围的世界时,奉献了一点,就突破了一点,当奉献了自己时,就完全突破了自己,与众生、与宇宙融为一体。
一个懂得自己快乐、并懂得帮助别人追求快乐的人,才是真正快乐的老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