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绿»养生食谱»
  • 山药猪胰汤:滋补脾肾,固涩精气 材料 山药100克,猪胰脏1具,盐适量。 做法 将二物洗净,置入锅中煮汤,熟后加入少许食盐调味。 服法 每日1剂,分次服用。 性味归经 山药性平,味甘,归肺、脾、肾经。 食性配伍

  • 黑豆汁:补肾明目 原料 黑豆150克,蜂蜜适量。 做法 将黑豆洗净放入锅中,加水煮沸,转小火直至煮烂。 将煮烂的黑豆和凉开水一起放入榨汁机中,搅打均匀。 将榨好的汁倒入杯中,加入蜂蜜调匀即可

  • 断骨再续 就找骨碎补 骨碎补首载于《开宝本草》,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。又有崖姜、猴姜、申姜等名。具有补肾接骨,行血止血的作用。其味苦,性温。主产于浙江、广东、江西、云南、贵州、台湾

  • 高频、微波作业者神经衰弱的食疗 (1)酸枣仁12克,黄花菜15克。水煎饮服,每晚1剂,有疏肝解郁、健脾理气功能,可用于肝气郁结者。 (2)龙眼肉30克,西洋参6克,白糖适量。三味共放入炖盘内,隔水炖1小时即可。

  • 葱姜蒜蜜关节炎 川乌蜜粥 〔功效〕可散寒除湿,通利关节,温 经止痛。适用于风寒湿痹、寒偏盛 的关节剧痛或久痛不愈以及小儿麻 痹后遗症,小儿抽搐、絶壅等症。 【材料】川乌5〜10克,粳米50克,

  • 13-18个月宝宝菜类辅食的制作方法 虾米花蛤蒸蛋羹 材料:虾米,花蛤蜊(要新鲜的),鸡蛋2个,葱、盐各少许。 操作: (1)虾米切碎,放在黄酒里浸泡10分钟。 (2)花蛤洗净,用开水烫后使壳打开。 (3)鸡蛋打碎加盐

  • 白扁豆粥:健脾养胃,清暑止泻 做法 先将炒白扁豆60克(或鲜扁豆120克),用温水浸泡一宿,再与粳米100克、红糖适量同煮为粥。 食用方法 可供夏秋季早晚餐食用,每日2~3次温服。 功效 健脾养胃,清暑止泻。适用于

  • 紫苏西芹汁:养胃肠,健胃利尿 原料 西芹3根,紫苏叶5片,柠檬1/2个,冰块1/4杯。 做法 将西芹洗净后切成小段,紫苏叶洗净切碎,柠檬洗净切开挤汁备用。 将西芹段、碎紫苏、柠檬汁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汁。 倒入盛

  • 黄酒兔肉汤:清补脾肺,养胃利肠 材料 兔子1只(约2000克),黄酒2匙,酱油适量。 做法 将兔子宰杀,剥皮、去爪,剖腹去内脏,洗净,切大块,放入沙锅内,加冷水至肉块浸没,先用中火烧开,加入黄酒,再用文火炖

  • 蛋黄咖啡,让肌肤更富有弹性、更 原料 速溶咖啡1杯,蛋黄1个,砂糖、冰块、白兰地各适量。 做法 将杯中放入砂糖与蛋黄,倒入热水充分搅拌,直至起泡沫。 将搅拌液体倒入咖啡中,加入冰块一起搅拌。 最后注入白兰

  • 油性皮肤保湿产品的选购 为了对付油脂,夏天油性皮肤者往往爱用洁力强的洗面皂或洗面膏洗脸去污。但其实过强的泡沫洁面液会带走脸上的水分及皮脂,所以最好选用不含泡沫、性质较温和的洗面乳洗脸。水

  • 蔬菜该怎样吃才科学 中国人一般不习惯于生食蔬菜,我们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烹调传统,有足够多的办法把新鲜蔬菜烹调得丰富多彩。但是这种成就往往是以蔬菜中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为代价的。营养学

  • 葱姜蒜蜜祛便秘 蛋黄芝麻蒜蜜酒 〔功效〕可通肠道,健脾胃。适用于 大便秘结、大便难下。 【材料】40°白酒600毫升,鸡 蛋黄、芝麻(炒 熟)各50克,纯蜂蜜100克,大蒜200克。 【做法】 (1)将大蒜捣成

  • 预防高温作业者中暑的食疗方 (1)莲叶梗30克,柳叶3克,薏米15克,扁豆15克〜20克。加水3碗,煎至1碗服用。每日1剂,1次饮完,常用具有袪暑清热、健脾利湿的功用。 (2)金银花45克,乌梅90克,白糖100克,柠檬

  • 健脾胃益气补髓选饴糖 饴糖之名首载于《伤寒论》,为糯米或粳米磨粉煮熟,加入麦芽搅匀煎熬而成。具有健脾温中肺止咳的作用。其性温,味甘。主产于我国华北、东北等地区。 饴糖含麦芽糖、葡萄糖及糊

  • 风热头痛食疗法 饮食原则:宜食辛凉解表的食物,如菊花、西瓜、绿豆、荸荠等。不宜食 用燥热上火的食物,如辛辣煎炸食品;也不宜食用葱、姜、肉桂、胡椒等温热 性食物。 桑菊豆豉粥 原料:桑叶

  • 治感冒喝双花饮 做法 取金银花30克,山楂10克,蜂蜜250克。将金银花、山楂放入铝锅内,加水适量,置武火上烧沸。3分钟后,将药液滗入小盆内,再熬一次滗出药液。 将两次药汁合并,放入蜂蜜,搅拌

  • 兔肉紫菜汤:滋阴润燥,补中益气 材料 兔肉60克,紫菜30克,豆腐50克,精盐、黄 酒、淀粉、葱花各适量。 做法 将紫菜撕成小片,洗净后放入小碗;豆腐切小块;兔肉 洗净切为薄片,加盐、黄酒、淀粉拌匀备用。 锅中

  • 麻雀肉饼:补肾壮阳 做法 将5只麻雀肉、猪瘦肉200克洗净后一同剁成肉泥。 将碗内加入适量豆粉、豆油、白糖、盐、黄酒,拌匀,和面,加肉泥,做成肉饼,蒸熟食用。 可经常随量服用。 功效 补肾壮阳。

  • 葱豉黄酒汤:发汗解表 材料 荆芥、苏叶、生姜各10克,茶叶6克,红糖30克。 做法 将荆芥、苏叶洗净,与茶叶、生姜一并放文火上煎沸,加红糖溶化即成。 服法 随量服。 性味归经 荆芥性温,味平,无毒,归

  • 首页
  • 上一页
  • 下一页
  • 末页

Copyright © 2013-2018 苹果绿养生网